在湖南信息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,有這樣一位學子:他曾身著戎裝保家衛(wèi)國,將青春熱血灑在軍營;如今重返校園逐夢求知,以責任擔當書寫大學生活。他就是 24 級電信 5 班學生、班長、入黨積極分子肖煬 —— 一位在軍旅與校園的雙重歷練中,始終保持初心、奮勇向前的青年榜樣。
軍旅歲月:淬火成鋼,載譽歸來
“穿上軍裝,就意味著扛起責任?!?022 年 3 月,肖煬懷揣著對國防事業(yè)的熱愛,毅然加入 31606 部隊,開啟了為期兩年的軍旅生涯。在軍營里,他始終以 “四有優(yōu)秀軍人” 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:日常訓練中,他從不叫苦叫累,無論是體能考核還是戰(zhàn)術訓練,都力求做到最好;執(zhí)行任務時,他主動沖鋒在前,與戰(zhàn)友們緊密配合、協同作戰(zhàn),用實際行動詮釋 “團結就是力量” 的真諦。
憑借過硬的軍事素質和突出的綜合表現,肖煬不僅個人榮獲 “四有優(yōu)秀軍人” 稱號并記嘉獎一次,更與戰(zhàn)友們共同拼搏,為所在集體贏得集體二等功的榮譽。這段軍旅經歷,不僅錘煉了他堅韌不拔的意志,更讓他養(yǎng)成了嚴于律己、勇于擔當的品格 —— 這些寶貴的 “精神財富”,也成為他日后重返校園的 “底氣”。
校園擔當:班長履職,服務同窗
2024 年,退役后的肖煬順利復學,成為湖南信息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24 級電信 5 班的一員。開學初,憑借在軍營中展現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,他被同學們推選為班級班長?!凹热淮蠹倚湃挝遥揖鸵寻嗉壒芎?,讓每個人都能在集體里感受到溫暖?!?這是肖煬當選班長后的承諾,也是他日常工作的準則。
作為班長,他始終把 “服務同學” 放在首位:為了幫助同學們快速適應大學生活,他主動梳理 “開學攻略”,涵蓋課程安排、校園設施使用、獎學金政策等內容,通過班級群精準推送;針對部分同學對《電路分析》《模擬電子技術》等專業(yè)基礎課的困惑,他牽頭組建 “學習互助小組”,邀請高年級成績優(yōu)異的學長分享學習方法,還利用晚自習時間組織錯題復盤,帶動班級整體學習氛圍的提升;在班級活動中,他注重凝聚集體力量,從中秋 “班級茶話會” 到運動會 “班級方陣訓練”,每一項活動都精心策劃,讓 24 電信 5 班逐漸成為一個 “有活力、有溫度、有凝聚力” 的集體。
與此同時,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,肖煬也始終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: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 “青年大學習”、黨史學習教育等活動,主動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動態(tài);在班級里帶頭遵守校紀校規(guī),遇到同學有困難時第一時間伸出援手,用實際行動踐行 “為人民服務” 的初心。
科創(chuàng)實踐:銳意進取,屢創(chuàng)佳績
在兼顧班級工作的同時,肖煬也從未放松對專業(yè)學習和科創(chuàng)能力的提升。他深知,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(yè)的學生,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創(chuàng)新相結合,才能更好地適應行業(yè)發(fā)展需求。
2024 學年,他積極投身各類科創(chuàng)競賽:在 “挑戰(zhàn)杯” 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,他與團隊從選題論證到原型設計,再到反復調試優(yōu)化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傾注了大量心血。最終,憑借扎實的技術方案和清晰的邏輯呈現,他們的作品榮獲學校挑戰(zhàn)杯三等獎;在 “金種子” 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比賽中,他擔任團隊負責人,帶領成員經過多輪打磨,團隊成功突破校賽關卡,為項目后續(xù)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不僅如此,肖煬還與團隊合作完成了一項校園服務類項目的孵化,并成功實現項目入駐學校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孵化基地?!皬南敕壬巾椖柯涞?,最難忘的是團隊成員一起熬夜改方案、跑調研的日子?!?肖煬說,這些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 “創(chuàng)新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腳踏實地的積累”。
社會實踐:扎根基層,傳遞溫暖
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?!?作為新時代大學生,肖煬始終牢記 “知行合一” 的理念,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,用青春力量服務社會。
2024 年暑假,他主動報名參加學校組織的 “三下鄉(xiāng)” 社會實踐活動,與團隊一同前往徐特立故居所在的特立村現嗇壦組,開展紅色文化傳承與鄉(xiāng)村服務工作。在故居周邊,他和隊友們化身 “紅色宣講員”,通過走訪當地老人收集徐特立先生的革命故事,整理成通俗易懂的宣講稿,向村民和游客講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奮斗歷程;同時,他們還協助故居工作人員維護展區(qū)秩序,在展區(qū)顯眼位置張貼 “禁止吸煙” 標識,向參觀群眾倡導文明參觀理念。此外,團隊還為村里的留守兒童開展 “科技小課堂”,教孩子們制作簡易電子小玩具,激發(fā)他們對科學的興趣。
“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,聽到老人們對革命故事的認可,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?!?肖煬說,這次“三下鄉(xiāng)”經歷讓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 “社會責任” 的含義,也讓他堅定了 “用所學知識服務基層、回報社會” 的決心。
從軍營到校園,從軍人到大學生,肖煬始終以 “退伍不褪色” 的信念,在不同的賽道上奮力奔跑。他用責任擔當詮釋班長的使命,用銳意進取書寫科創(chuàng)的篇章,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的擔當。未來,這位懷揣夢想的青年學子,必將在電子信息領域繼續(xù)深耕,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更加優(yōu)異的成績,為學校發(fā)展、社會進步貢獻更多青春力量。
責編:陳方
一審:李慧
二審:湯世明
三審:王超
來源:華聲在線
免責聲明: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,不應作為投資依據。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(fā)布,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。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。一旦因此引發(fā)版權糾紛,權利人提出異議,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(guī)的規(guī)定,刪除相應內容。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,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,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。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,請聯系我們38160107#(#改成@)qq.com。